當前,我國的慕課數量和應用規(guī)模位居世界第一,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慕課更是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但是,在以慕課為代表的在線教學狂飆突進的同時,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。據刷課平臺數據顯示,僅2019年至2020年,全國范圍購買刷課服務的學生超過790萬人,刷課數量超過7900萬科次。此外,初步統(tǒng)計5個刷課平臺的下線各級代理人數已超10萬,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。這一數據讓人觸目驚心。面對如此龐大的做假群體,我們必須備加警惕,是時候復盤、反思在線教育的發(fā)展模式問題了。
不可否認,慕課擁有海量優(yōu)質的課程資源,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,讓學生足不出戶即可進入名師課堂。正因如此,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里,慕課及其它在線課堂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。
近年來,不少高校紛紛將幕課納入學分體系,完成慕課課程學習的學生可持考核成績、證書及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學分認定,隨之而來的是數以百萬計的學生開啟了付費刷課模式。毋庸置疑,刷課公司的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。與此同時,這一現象也給包括慕課在內的在線教育產業(yè)敲響了警鐘。如何利用在線教育成果,慕課將何去何從?在筆者看來,將慕課納入學分體系尚需謹慎。
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生存和生長邏輯,若是用一所名牌大學的靜態(tài)優(yōu)質課程資源包打天下,表面看是讓學生學習了優(yōu)質課程資源,實際上是以放棄特色和差異化發(fā)展為代價的。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講得可能不如名師深入深刻,但可能更契合本校學生的學習力。因此,學??梢怨膭顚W生自由選擇慕課課程進行自學,以彌補自己某些方面的短板和不足,但不宜用其他學校名師課程取代本校課程。
慕課有超越時空的優(yōu)勢,弊端也顯而易見。慕課大多是事先錄制好的視頻課程,不能像現場教學那樣進行互動,會影響學習效果。再者,學生付費接受高等教育,學校理應讓學生感受大學文化,即便本校教師水平不如慕課中的名師大家,也要盡心盡力授課,以贏得學生的認可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,用慕課代替課堂教學,讓學生單純通過慕課獲取學分,有投機取巧之嫌。
此外,高校還要加強對慕課學習的引導。面對海量的慕課資源,校方和有關教師應對學生加強引導,給出合理化建議,讓學生結合個人實際做出合理選擇。如果確有必要將部分慕課納入學分管理體系,高校必須加強監(jiān)管,對納入學分管理的慕課比較論證,最好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事先確定,而不是任由學生隨心所欲地選擇。變“大水漫灌”為“精準滴灌”,學生才能真正有所獲。